本周歐美股市波動明顯,盡管結束了連續上漲的趨勢,但整體來看,全周漲幅依然顯著。這其中既有出人意料的上漲,也有市場的不確定性。此外,美元的大幅貶值、人民幣的快速升值,以及金銀油等大宗商品的集體上漲,都成為了市場關注的焦點。
歐美股市表現
本周歐美股市普遍大幅上漲,其中美國標普500指數上漲7.32%,道瓊斯指數上漲6.87%,納斯達克指數上漲9.01%,均為4月初以來的最高單周漲幅。這一現象可能意味著美國經濟有所回暖,或市場對前景持樂觀態度。德國DAX 30指數和法國CAC 40指數也分別上漲7.99%和7.98%,均為6月初以來的最大漲幅。此前它們都有過周度下跌,如今漲幅較大可能與當地經濟刺激措施或企業盈利改善有關。
個股漲跌波動明顯。周四,中概股陸金所股價上漲超過9%,周五盤中更是刷新曆史最高價至16.8美元,漲幅超過21%。而新能源汽車股則呈現截然不同的走勢,小鵬汽車周四盤中創下新高,但周五一開盤便轉跌,跌幅一度超過7%。市場變化之快,股票間差異之大,讓投資者難以應對。
美元創周度大跌幅
周五美股收盤前,美元指數降至92.27以下,本周跌幅累計近1.9%,創下自3月27日以來的最大單周跌幅。這種情況可能由多方麵因素造成,比如美國經濟的不確定性上升,或是其他國家貨幣相對升值帶來的壓力。對於持有美元資產的投資者來說,這無疑是個難題,他們可能要承受資產價值下降的風險。
國際貿易中,美元的下跌產生了廣泛影響。眾多以美元為計價貨幣的交易,在美元走低時,進出口雙方的盈利與支出都將有所變動。以進口原材料為主的企業為例,若結算貨幣美元貶值,那麽購買原材料時其成本或許會減少。
人民幣一周漲超千點
本周人民幣升值幅度超過一千點,這一現象與美元的走低密切相關,同時也顯現出我國經濟的強大抗風險能力。在全球疫情對經濟造成衝擊的背景下,我國經濟的快速恢複為人民幣升值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。因此,在國際貿易中,人民幣的實際購買力得到了提升。
出國旅遊或有海外消費需求的中國消費者將受益。比如,以前購買價值100美元的境外商品,現在因人民幣升值,所需人民幣金額減少。同時,對進口企業而言,進口原材料等貨物的成本也有所降低。
金銀油本周齊漲
金銀價格明顯上漲。本周,COMEX 12月黃金期貨累計上漲3.8%,銀價同期上漲8.5%。黃金期貨價格創下了自9月18日以來的最高收盤價,而白銀的漲幅更是超過了8月7日一周內的最大漲幅。這種現象可能是由於投資者對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感到擔憂,通常在經濟不穩定時期,金銀等貴金屬會受到避險資金的熱捧。
原油市場,盡管周五WTI 12月期貨價格下跌了4.25%,但本周整體仍上漲了3.77%。在全球能源需求與供應激烈角逐之際,油價的波動揭示了各國石油生產政策的變動、全球經濟對能源需求的變化等多重因素。
有色金屬的漲與跌
LME銅價上漲至94美元,達到6946美元/噸,這是自10月21日以來的最高收盤價。本周,鋁、鋅、錫價格也普遍上漲。這反映出在全球經濟複蘇的大背景下,有色金屬的需求有所增加。對於有色金屬生產企業而言,這或許是一個拓展業務的良機。
LME鎳價下跌了199美元,降至15362美元/噸。雖然這一價格是自10月28日以來的最高收盤價,但仍然呈現下跌趨勢。這表明,即便整體市場呈現上漲態勢,不同有色金屬品種因其供需狀況和行業競爭格局的不同,其走勢也會有所差異。
市場的變化對投資者的影響
投資者麵對這樣的複雜市場,既看到了機遇,也感到了風險。在股市,不少股票的迅猛上漲帶來了利潤空間,然而也有股票的急速下跌帶來了損失的風險。對於投資金銀油和有色金屬期貨的投資者來說,市場波動既提供了更多賺錢的機會,也隱藏著失敗的隱患。
有些投資者在金價上漲時便不加思考地跟風買入,可一旦市場行情逆轉,股價下跌,他們就會遭受損失。對股市投資者而言,能否迅速發現類似陸金所這樣明顯上漲的股票,還有否能預見到新能源汽車股票可能出現的下跌風險,這兩點顯得尤為關鍵。
當前市場環境複雜多變,您覺得一般投資者該如何調整自己的投資計劃以應對?期待大家的點讚、轉發,也歡迎在評論區交流看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