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美國債務上限危機雖險些失控,最終得以平穩解決,全球金融市場這才稍顯安心。但這樣的處理方式,不禁讓人對美國在全球經濟中的主導地位心生疑慮。
債務危機的暫時解決方案
美國債務上限危機在關鍵時刻找到了解決辦法,成功避開了違約的風險。盡管如此,這一舉措隻是暫時緩解了緊急狀況。全球投資者對此依然保持著極高的警覺。在危機期間,美國國債的信用評級發生了變化,進而引發了全球債券市場的波動。曆史上,類似的債務上限僵局並不少見,它們對全球金融穩定造成了不小的衝擊。
美國經濟麵臨的內憂
美國目前麵臨經濟增長放緩和通貨膨脹的雙重困境。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速度減緩,就業市場的複蘇並不穩定,企業的擴張計劃受到製約。而且,商品價格持續上漲,導致民眾的生活成本增加。另外,人們對銀行業的穩定性產生了疑慮,今年初,有幾家地方銀行破產,這引起了市場對銀行業整體狀況的擔憂。
政治因素的掣肘
華盛頓正遭遇政治僵局,各方在經濟議題上難以達成共識。民粹主義興起導致經濟決策走向非理性,部分激進觀點和政策建議阻礙了經濟的健康發展。此外,自由貿易的衰退對全球產業鏈及供應鏈產生了影響,美國的出口和經濟增長也因此受到了影響。
曾經的危機主導作用
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,美國扮演了關鍵角色。那時,我擔任BBC的經濟記者,見證了美國通過“互換額度”向各國央行發放了超過一萬億美元的貸款,有力地保障了全球銀行業的穩定。不僅如此,美國還推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供資金支持,幫助新興經濟體和低收入國家克服困難。而且,美國還率先設立了金融穩定委員會。
近期金融動態
近期,美國某些地區銀行出現關閉現象,瑞士信貸銀行也接受了援助。雖然影響範圍不大,但全球金融體係仍受到了一定衝擊。目前,影子銀行在全球金融資產中占據了重要地位,且大部分處於監管的盲區。特朗普執政期間,對地方銀行的監管和資本要求有所放鬆,由此產生的風險至今尚未完全清除。
救助能力受限
美聯儲並未計劃對美國經濟進行更多刺激,以防止通貨膨脹惡化。考慮到2008年救援行動留下的巨額資產負債表,美聯儲正致力於減少其規模,並且每月的減少量還將繼續擴大。同時,美聯儲向其他央行提供掉期交易權限的做法,也可能遭遇政治上的爭議,這影響了美國在國內外進行大規模銀行救援的能力。
現在,大家對美國是否還能像過去一樣在經濟危機中力挽狂瀾表示了疑問。若你讚同本文的看法,不妨點讚並轉發。